网吧执照办理新政策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9-03 16:42:16

您好,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请采纳,如果没有解决请追问。

全国的网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办理都放开了。一是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控制和布局规划,降低准入门槛,减少人为的政策壁垒。二是调整准入程序,实行先照后证管理。三是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多元化经营,同时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连锁企业设立的认定,连锁方式、连锁规模由上网服务企业自主决定,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自主经营事项的干预。

主要内容是:(一)取消总量限制,降低准入门槛

自本文件印发之日起,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和布局要求;取消对上网服务场所计算机数量的限制;场所最低营业面积调整为不低于20平方米,计算机单机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

凡是符合设立条件的申请,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审批。

(二)实行先照后证管理

国家对上网服务场所的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上网服务场所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提交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材料、资金信用证明、营业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意向书、公安部门信息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批准文件等材料。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经实地检查并审核合格的,发给《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经审核不合格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申请人依法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下面是2014年11月16日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执法监督 完善管理政策 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厅(局)、通信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公安局,西藏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多年来,各地各部门依法加强管理和执法,积极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以下称上网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大中城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下称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秩序普遍好转,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存在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机制扭曲、行业缺乏竞争和活力、部分地区无证照经营场所屡禁屡现等问题。为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改善行业形象,促进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加强执法监督,规范市场秩序

(一)依法查处无证照经营行为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大对无证照经营上网服务场所的查处力度。

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要树立全领域监管的理念,实行对上网服务场所的全覆盖走访巡查。要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全面排查、及时发现无证照经营场所分布情况。文化、公安、电信主管等部门对在排查中发现的无证照经营场所,要以书面形式通报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各地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建立信息沟通反馈机制,文化行政部门对取得营业执照后未通过审批即擅自开展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场所,要及时向工商部门通报,工商部门要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处理。对以暴力、胁迫、恐吓等手段阻碍文化、工商、电信主管等部门执法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电信主管部门要规范互联网接入服务行为,督促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时,明确约定用户从事上网服务场所经营活动必须取得相应法定许可,并在安装服务中进行核实。对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提供的无证照经营场所及其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名单,通知并监督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停止为其提供接入服务。对于知道或应当知道是无证照经营场所而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由工商部门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15条的规定予以查处。

各地各部门在查处无证照经营场所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依法取缔与政策疏导相结合,对具备设立条件的无证照经营场所,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指导其限期依法办理各项手续,完善经营资质;对缺乏基本设立条件,尤其是安全状况恶劣的,要坚决取缔,并跟踪停止接入互联网服务等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依法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

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上网服务场所的巡查,重点查处锁闭门窗接纳未成年人、多次接纳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卡公号或他人身份证件以及接纳未成年人长时间连续上网等行为。要公布12318等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行业协会、上网服务企业及义务监督员,加强对接纳未成年人行为的监督举报。

(三)改善上网服务场所环境

目前,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着上网服务场所环境昏暗、脏乱差、违规吸烟等问题,既是严重安全隐患,也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要提高认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营业环境脏乱差的上网服务场所台账,督导环境整治,确保上网服务场所敞亮、开放、整洁。要商请有关部门,主动将上网服务场所环境卫生情况纳入地方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上网服务场所违规用火用电、消防通道堆放杂物等安全问题的巡查,依法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对未悬挂禁烟标志或者发现吸烟不予制止的,依照《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四)健全重点地区督查制度

文化部将根据举报平台提供的数据,不定期公布重点督办地区名单。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也要根据市场状况,层层公布重点督办地区名单,直到乡镇一级。对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不力的地区,文化部将通报批评;对市场秩序严重混乱的地区要限期整改,必要时约谈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完善准入政策,促进公平竞争

(一)取消总量限制,降低准入门槛

自本文件印发之日起,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和布局要求;取消对上网服务场所计算机数量的限制;场所最低营业面积调整为不低于20平方米,计算机单机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

凡是符合设立条件的申请,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审批。

(二)实行先照后证管理

国家对上网服务场所的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上网服务场所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提交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材料、资金信用证明、营业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意向书、公安部门信息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批准文件等材料。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经实地检查并审核合格的,发给《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经审核不合格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申请人依法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三)鼓励多元化和连锁经营

鼓励上网服务场所丰富经营业态。上网服务场所兼营其他服务项目,应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

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发展连锁经营,以连锁推动规范化经营管理,以连锁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连锁企业设立的认定,连锁规模、连锁方式由上网服务场所自主决定。

(四)扩大长效机制试点范围

2005年8月,全国上网服务场所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确定北京、上海、长沙、成都等城市为上网服务场所管理长效机制试点。现决定扩大试点范围,新增试点地区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确定,报文化部备案。试点地区可不对上网服务场所营业时间做统一规定;上网服务场所距中学、小学校园出入口最低交通行走距离不低于200米。允许试点地区上网服务场所经营非网络游戏。允许试点地区将上网服务场所不得在居民住宅楼(院)内设立,调整为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设立。农村地区依法取得消防安全手续的合法用房可以设立。

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既是提高行业经营效益、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改善行业形象的迫切需要,也是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社会与行业良性互动、从根本上解决上网服务行业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积极转变思路,把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作为文化市场管理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尊重、保护市场主体的自尊和自主创造性,为转型升级做好政策服务。

推动上网服务场所创新经营业态,提高管理水平。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发挥遍布城乡、靠近社区的优势,参与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网络文化服务,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升上网服务行业形象,将上网服务场所纳入社会公众和基层组织的监管视线,努力把上网服务场所改造成为适合不同人群,兼具上网服务、社交休闲、竞技娱乐、电子课堂、远程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在文化消费中起积极引领作用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和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

2014年11月16日

听说现在网吧政策放开了?办证不向以前那么要钱了?

不是那么要钱,是根本不要钱。

之前,国家文化部主管网吧证,也就是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有了这个证,才能办工商营业执照以及卫生许可证(因为网吧会卖食品)。

这些证件都有了之后,就可以筹备装修了,装修之前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消防装修备案,只有消防开业前检查合格了,你才能开门营业。其次就是公安局网监处发的许可证。

上述所有证件都是围绕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来的,以前国家在每个地区的网吧数量控制,就是当地文化局不会再办理新的文化经营许可证,目的是不让网吧数量增加,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现在政策已经放开,任何人都可以到文化局,不用去省文化厅办理,只收工本费,申请了之后,你就可以选址,装修,装修前到当地消防大队备案,然后就是刚才说的那些后续的证件了。

在以前,网吧证都是私对私转让,地区不同价格不同,我们这之前一个文化经营许可证是十万,现在就不值钱了,谁都可以申请办理。

纯手打,好累阿。望采纳,不懂得随时追问。

网吧营业执照怎么办

法律分析:第一步、核准名称。确定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失败则需重新核名。需要1-3个工作日。第二步、提交资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审通过之后,按照预约时间去工商局递交申请材料。通过后会收到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需要5-15个工作日。第三步、领取执照。预约当天携带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正、副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 设立公司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或者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在报送批准前办理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并以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的公司名称报送批准。

󦘖

添加微信尽享优惠

15630121999

添加微信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Email:report_xhlks@foxmail.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类栏目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