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sip协议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9-10 02:09:43

SIP(会话发起协议)属于IP应用层协议,用于在IP网上为用户提供会话应用。会话指两方或多方用户之间的语音、视频、及其他媒体形式的通信,具体可能是IP电话、会议、即时消息等等。

SIP是一个信令协议,它对应于传统电话网络中的呼叫信令协议(比如SS7 ISUP)。构建一个完整多媒体通信架构还需要结合其他一些协议,必要的有:RTP,用于媒体传输;RSVP,用于QOS保证等等。

会话的发起与管理如下:

SIP主要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一个会话。

发起方向目的方发送一个SIP请求消息(INVITE),其中包含提议的会话参数的描述,请求在二者之间建立一个会话。

目的方返回一个SIP响应消息(200 OK),其中包含接受的会话参数的描述,接受会话建立请求。

发起方发送一个SIP请求消息(ACK)确认会话的建立。

会话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发送一个SIP请求消息(reINVITE),其中包含提议的新的会话参数,请求修改二者之间的会话。

另一方返回一个SIP响应消息(200 OK),其中包含接受的新的会话参数,接受会话修改请求。

会话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发送一个SIP请求消息(BYE),请求结束会话。

另一方返回一个SIP响应消息(200 OK),接受会话结束请求。

什么是SIP协议?

SIP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SIP是类似于HTTP的基于文本的协议。SIP可以减少应用特别是高级应用的开发时间。由于基于IP协议的SIP利用了IP网络,固定网运营商也会逐渐认识到SIP技术对于他们的深远意义。使用SIP,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意选择标准组件。不论媒体内容和参与方数量,用户都可以查找和联系对方。SIP对会话进行协商,以便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就会话功能达成一致以及进行修改。它甚至可以添加、删除或转移用户。SIP它既不是会话描述协议,也不提供会议控制功能。为了描述消息内容的负载情况和特点,SIP使用Internet的会话描述协议(SDP)来描述终端设备的特点。SIP自身也不提供服务质量(QoS),它与负责语音质量的资源保留设置协议(RSVP)互操作。它还与若干个其他协议进行协作,包括负责定位的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负责身份验证的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以及负责实时传输的RTP等多个协议。SI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定义要建立的会话的类型,而只定义应该如何管理会话。有了这种灵活性,也就意味着SIP可以用于众多应用和服务中,包括交互式游戏、音乐和视频点播以及语音、视频和Web会议。SIP消息是基于文本的,因而易于读取和调试。新服务的编程更加简单,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更加直观。SIP如同电子邮件客户机一样重用MIME类型描述,因此与会话相关的应用程序可以自动启动。SIP重用几个现有的比较成熟的Internet服务和协议,如DNS、RTP、RSVP等。不必再引入新服务对SIP基础设施提供支持,因为该基础设施很多部分已经到位或现成可用。对SIP的扩充易于定义,可由服务提供商在新的应用中添加,不会损坏网络。网络中基于SIP的旧设备不会妨碍基于SIP的新服务。例如,如果旧SIP实施不支持新的SIP应用所用的方法/标头,则会将其忽略。SIP独立于传输层。因此,底层传输可以是采用ATM的IP。SIP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以及传输控制协议(TCP),将独立于底层基础设施的用户灵活地连接起来。SIP支持多设备功能调整和协商。如果服务或会话启动了视频和语音

SIP协议是什么 sip系统组成元素介绍【详解】

  什么是SIP终端/IMS服务控制接口

  SIP终端

  SIP协议及其发展: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al)称为会话发起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组织于1999年提出的一个在基于ip网络中,特别是在internet这样一种结构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实时通讯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而所谓的会话(session),就是指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在基于sip协议的应用中,每一个会话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数据,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视频数据,还可以是诸如游戏等应用的数据,应用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作为一个ietf提出的标准,sip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其他各种广泛存在的internet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和这些协议一样,sip也采用的基于文本的编码方式,这也是sip协议同视频通讯领域其他现有标准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

  sip协议的提出和发展,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它走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996年首先出现了sip的概念,这时sip的主要应用是针对internet上的各种文本应用,如电子邮件、文字聊天等。

  1999年3月,itef的多方多媒体会晤控制(mmusic)工作组提出了rfc2543建议,供各厂商和机构讨论。

  1999年9月,sip工作组从mmusic中分离并独立出来,成立了sip工作组,并与2000年7月发表了sip的草案。

  2002年6月,itef的sip工作组又发表了rfc3261建议,以取代rfc2543。

  由于网络环境以及相关多媒体技术的不足,在sip协议首次提出的时候,仅仅针对各种文本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和ietf中ip电话工作组(iptel)、ip网中电话选路(trip)工作组等兄弟工作组配合工作,在sip协议中大大加强了对多媒体通讯的支持。 SIP系统的基本组成:

  按逻辑功能区分,sip系统由4种元素组成:用户代理、sip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以及sip注册服务器。

  sip用户代理

  sip用户代理,又称为sip终端,是sip系统中的端用户,在rfc3261中将它们定义为一个应用。根据它们在会话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又可分为用户代理客户机(uac) 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2种。其中前者用于发起呼叫请求,后者用于响应呼叫请求。

  sip代理服务器(sip proxy server)

  sip 代理服务器,是一个中间元素,它既是一个客户机又是一个服务器,具有解析名字的能力,能够代理前面的用户向下一跳服务器发出呼叫请求。然后服务器决定下一跳的地址。

  重定向服务器 (redirect server)

  重定向服务器是一个规划sip呼叫路径的服务器,在获得了下一跳的地址后,立刻告诉前面的用户,让该用户直接向下一跳地址发出请求而自己则退出对这个呼叫的控制。

  sip注册服务器 (sip register server)

  sip注册服务器用来完成对uas的登录,在sip系统的网元中,所有uas都要在某个登录服务器中登录,以便uac通过服务器能找到它们。

  IMS服务控制接口

  ISC接口是IMS核心网络CSCF提供给IMS应用网络的接口。ISC接口向业务引擎、OSA业务能力服务器提供SIP/SDP呼叫控制、SIP事件相关的订购与通知等功能。ISC接口基于SIP协议。

󦘖

添加微信尽享优惠

15630121999

添加微信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Email:report_xhlks@foxmail.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类栏目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