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如何在文物局备案
备案主体。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需借用馆藏一级文物的,由出借单位向国家文物局提交备案报告及相关材料,并抄报省级文物主管部门。
备案材料。
馆藏一级文物借展备案报告(附件包括展览协议书、借用文物安全保障方案、文物状况专家评估意见)及馆藏一级文物借展备案表,需加盖出借单位公章。
提交方式。
上述材料纸质版请寄送国家文物局,纸质版与电子版标题需保持一致,如“(出借单位)关于出借馆藏文物赴(借入单位)参加(展览名称)的备案报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四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五十条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一)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二)从文物商店购买;(三)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四)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文物在哪里备案我国文物依法免费备案,即文物备案,对于此类,建议自己去了解一下。
(1)文物备案,是针对拍卖公司来的。
(2)拍卖公司拍卖前一个月,会把拍卖清单整理出来,带到中国文化局并且只有这个地方,而且是免费的,由那里进行审核,看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
(3)中国文物备案中心隶属于中国文化局下设机构,主要从事艺术品备案登记。
根据2016年3月15号实施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需按照56号文件进行备案交易,明确藏品的真实性,合法性。全面监控监管收藏品的流通交易,未进行备案的藏品及单位如核查通报后15个工作日内上报中国文物备案中心进行备案。
民间藏品备案登记细则民间藏品备案登记细则是规范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者申报和管理的具体办法,主要内容包括藏品备案、藏品移交、藏品交易等方面的规定。
《民间藏品备案登记细则》 是为规范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者申报和管理而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1. 藏品备案:规定了藏品的备案程序、备案材料、备案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收藏者在申请备案时,提供符合规定的收藏品图片、介绍、珍贵等级证明等材料。
并严格审核,确保藏品为合法、合规、真实、珍贵的文物或非遗。
藏品移交:规定了文物、非遗藏品转让、赠与、捐献、交换等操作的程序和要求。
要求收藏者在进行转让等操作前,按规定向文物部门提出申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
藏品交易:规定了文物、非遗藏品拍卖、交易、展览等活动的程序和要求。
要求收藏者在进行交易、展览等活动前,应该先向文物部门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交相应材料。
交易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文物非遗的合法性、真实性、珍贵性。
处置未备案的文物、非遗藏品是否需要报批?是的。
未经备案的文物、非遗藏品不得交易、赠送或捐赠。
如果存在处置的情况,需要向文物部门提出申请,经相关专业鉴定并获得文物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置。
《民间藏品备案登记细则》是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对于维护文物和非遗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相关部门和收藏者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共同保护好文物和非遗的珍贵价值和文化传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 文物的交易、赠与、接受捐赠、调拨、出借、保管、修缮、复制、建设、拆除、迁移、展示和其他利用方式,应当向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加强管理。
添加微信尽享优惠
156301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