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商标国外申请流程
榨菜最有名的是重庆市涪陵区的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选用涪陵特有的青菜头,经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鲜嫩香脆的风味产品。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涪陵榨菜”于2000年4月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Fuling Zhacai”于2006年4月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涪陵榨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05年1月21日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于2010年1月15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Fuling Zhacai”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0年12月17日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
榨菜起源于涪陵。据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县城郊(现涪陵城区洗墨路)商人邱寿安将涪陵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盐水),拌上香料,装入陶坛,密封存放。
当年送一坛在湖北宜昌开“荣生昌”酱园店的弟弟邱汉章,邱汉章在一次宴会上将哥哥邱寿安送与的榨菜让客人品尝,客人们倍觉可口,其风味“嫩、脆、鲜、香”,为其他任何咸菜所不及,争相订货。
1899年,邱寿安专设作坊加工,扩大生产,并按其加工工艺过程将其命名为“榨菜”(意即“经盐腌榨制过的咸菜”)。“榨菜”一词从此诞生,这是“涪陵榨菜”之名的起源。
涪陵榨菜从诞生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10余年间,一直为邱家独家生产经营,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其生产工艺才被泄漏并迅速传开,后逐渐形成一大行业,历久不衰。1931年,涪陵的榨菜加工厂(户)已达100余家。
1940年,涪陵榨菜产量首次突破20万担,其销售市场已形成以上海、武汉为中心辐射南北,并以转销形式出口至香港、南洋群岛等地。
1949年后,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榨菜的喜爱,涪陵榨菜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规模、销售市场日益扩大,影响与日俱增。
1953年,涪陵榨菜被国家纳入二类物资管理,由中商部直接计划调拨,成为定量供应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军需、出口的主要商品。
1959年和1978年,中商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后两次在涪陵举办全国青菜头种植、榨菜加工培训班,并从涪陵抽派技术人员到全国各地指导生产,大力发展。从此,榨菜逐渐传到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一些地方。
1995年3月,涪陵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2003年,涪陵被国家授予“全国果蔬十强区(市、县)”和“全国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区(市、县)”;2005年,“涪陵榨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审定。
2008年6月,“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涪陵榨菜”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17年,“涪陵榨菜”荣获“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涪陵区
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可以使用个人的名义吗(例:涪陵榨菜、章丘大葱)?你所说的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其实分为:地理标志的集体商标、地理标志的证明商标。根据《商标法》第10条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地理标志,可以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控制该证明商标的组织应当允许。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据其章程接纳为会员;不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的,也可以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无权禁止。
文/王诚
渝杨涪陵榨菜正宗吗正宗。
公司2005年在业内首批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QS质量安全认证,已有5个系列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百胜镇八卦村榨菜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渝杨商标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
重庆市涪陵区渝杨榨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榨菜、泡菜、酱腌菜等系列产品的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添加微信尽享优惠
156301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