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建设与治理
网络文化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文化,对其进行管理还应注意指导性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科学结合。指导性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网民高素质和高自律能力基础上的管理,它强调网民的自觉性。现在,我国网民多是年轻人,要提高指导性管理效果,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网民的素质,强化对网民的培训。在信息社会,对网民的培训不仅是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所必需的,而且是信息社会提高信息利用率所必须的。现在所出现的网络文化现象,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对网络文化活动的指导,一定会提高网络文化的质量。制度化管理是网络文化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网络文化活动规范化的保证。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化管理还缺乏制度化,多是一些条例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常常出现在某种网络文化现象之后,它只能起到限制某种网络文化现象的作用,很难规范网络文化行为。强调制度化管理,其目的是保证网络文化健康的发展,从制度上起到促使指导性管理效用的实现。
总之,要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要在探索和建立中国式网络文化模式上下功夫。一种网络文化模式的建立并不是凭借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我国,所谓科学的基础主要是指:中国的文化基础和现实状况、中国网络技术基础及其发展前景、中国网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其他方面的素养、中国人民对网络文化的认知度和利用度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文化模式,网络文化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得到发挥。
如何加强和改进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依法办网,就是要在网络建设中讲好中国故事。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其中最根本的是新闻信息和思想文化产品。
网络媒体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
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严守“七条底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要坚持文明办网,遵守公序良俗,杜绝利用色情、暴力、低俗、负面新闻博取浏览量、点击率的行为。
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点,重构内容生产模式和流程,重视和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有针对性地推出优质感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
依法办网,就是要在网络建设中做好舆论引。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上舆论往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网络媒体必须牢记肩负的舆论导向重任,主动依法做好舆论引。
要坚持主动作为,加强议题设置和组织策划,牢牢把握好话语引导的主动权,抢占舆论制高点。
要积极团结和培养网络名人,发挥其意见领袖作用。
要坚持依法对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新闻跟帖等互动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当好“把关人”,压缩违法和不良信息生存的空间,保障网民文明、理性、友善交流的权利。
要探讨成立网上社会组织,发挥网民主动性;探讨建立网民和网上组织信用记录,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网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依法办网,就是要在网络建设中确保运行安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当前,网上组织串联、网下实施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个人信息泄露、二维码扫描陷阱、移动快捷支付诈骗、移动应用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互联网版权纠纷不胜枚举,甚至网站自身也经常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
网站主办者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对本网站违法有害信息的监管和处理,结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流动。
决不让互联网成为攻击的利器、犯罪的温床。
要增强技术防护水平,提高自身安全维护能力。
依法办网,就是要在网络建设中强化队伍素质。
网络媒体从管理到经营,从内容生产到技术支撑,选人用人是关键。
要重视人才使用。
真正把政治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立场坚定的人才选派到最合适、最需要、最核心的岗位,发挥关键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要强化教育培训。
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法治意识和业务能力。
要加强人员管理。
坚决禁止网站从业人员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搜索结果,或者通过其他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对我国的互联网治理是一个重大机遇,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
作为网络媒体,理应坚持依法办网,不断改革创新,为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清朗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当前,我国网站总数将近400万个,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网络社会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虚拟社会,而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反映和延伸,是现实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实现依法治网,需要互联网管理者、网站主办者和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为网站主办者,理应主动自觉地做依法办网的践行者和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引领者。
依法办网是加强依法治网的关键环节。
法治的核心是契约,互联网法律法规就是互联网管理者、网站主办者和广大网民之间建立的契约。
网站必须自觉按照契约精神依法办网,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让政府代替自己去管网;网站必须对自身的内容、渠道、平台负责,引导网民主动依法上网。
只要网站主办方坚持依法办网,便可以减轻互联网管理者的压力,实现网民依法上网也自然水到渠成。
依法办网是网站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
以往个别网站靠犯规或“打擦边球”来谋取利益的行为只会自断生路。
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网民自觉监督下,网站只有选择自觉依法办网,加强管理、守法经营,才能实现顺利发展。
依法办网是维护网民权益的根本保证。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创新,早已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和宽广的眼。
但在互联网的广泛、开放、便捷背后,谣言、暴力、低俗等信息屡禁不止,网络诈骗、人肉搜索等损害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现象屡有发生。
网站必须主动依法办网,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切实维护网民权益,使网络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助推器”。
依法办网,就是要在网络建设中坚持党管媒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网络媒体建设关系着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健全适应网络媒体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网络新闻宣传的领导权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要坚持正确导向,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确保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真正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要重视网络媒体组织建设,推动党组织向网络媒体领域延伸,主动帮助网站,尤其是民营网站建立健全党组织,指导开展组织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党员积极分子,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网络媒体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政府在发展网络文化中应该如何做好管理与服务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加强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充实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把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要求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内容、安全等各个方面。
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扶持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要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
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添加微信尽享优惠
156301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