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诈骗24小时内能找回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6 18:46:06

法律主观:网上被骗报案24小时可以追回,与案件侦破的时间和速度有关。警方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并认定其诈骗事实后,会将涉案赃款依法返还。如果赃款已经被挥霍殆尽,犯罪分子应当依法退赔。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网络诈骗24小时内可以追回吗

网上被骗报案不一定能在24小时之内追回。

成功立案后,警方调查侦破案件肯定需要一个时间 ,如果能够成功拘留或逮捕了相关犯罪嫌疑人,最后收集好证据后,公安机关会将案卷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再由检察院将卷宗移交至法院起诉,法院再开庭宣判,在破案后犯罪分子应当退还被诈骗的财物。

法律规定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遇到网络诈骗的处理方式有:1、保持冷静、确定损失,当遭遇了网络诈骗,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

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损失,如钱财、物品等,可以的话,可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

如被骗财物为游戏道具、游戏币、帐号或其他虚拟物品,请先联系该游戏、软件或网站的管理员进行处理。

尽快报警、防止二次受骗,确定了损失之后,我们必须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

有的受害者挽回损失心切,未经报案便私下联系网络诈骗者,并且轻信了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谎言,二次受骗,使损失进一步扩大。

想尽办法、尽快止损,报警之后,我们可想办法进行止损,如尽快联系银行或快递公司等。

若为网银诈骗,且有保存诈骗者开户行及帐号等信息的话,可立即登录对方开户银行的网银和电话银行,输入对方账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这样对方的网银转账跟电话银行转账功能就会被暂时冻结24时,为我们联系银行、报警,进行进一步止损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搜集证据、妥善保存,网络诈骗者一般都是通过媒介与被害人接触联系,如QQ、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

首先受害者保存所有证据,以及交易记录,最好有银行的交易记录,还要网络聊天记录,与对方的联系方式。

选择正确的报案地点,被骗人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诈骗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

就是你可以选择在你的所在地报案,如若你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报案,两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报案后均应受理(受理并非立案)。

如实反映案件情况,有的受害人因受到网络诈骗而感到懊恼和羞愧,很少报案或者即使报案也对案件事实有所隐瞒,这将会给公安机关破案增加难度。

为了尽快抓住犯罪嫌疑人挽回损失,请在报案后,向办案民警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网上被骗报案24小时能追回吗

网上被骗报案不一定能在24小时之内追回,但应该立刻到公安局进行报案,如果涉及数额达到了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则会进行立案侦查,具体能否追回被骗资金还需要看案件的具体执行情况,并且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网上被骗报案24小时能追回吗 网上被骗报案不一定能在24小时之内追回。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2、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3、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4、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5、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6、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7、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8、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二、一般来说怎样才构成诈骗罪 1.犯罪主体 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 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并企图通过欺骗行为骗取他人财产。 3.、犯罪客体 诈骗罪侵犯的是受害人的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 诈骗罪须行为人实施了包括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欺骗行为,导致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使得受害人的财产权益遭受损害。 即根据我国的四要件的规定,须满足上述四个要件时,方可构成诈骗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诈骗罪是既遂犯罪,如果受骗者没有交付财产,就属于诈骗未遂,不应当追究行为人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的四要件的规定,诈骗罪的判断需要满足诈骗人是自然人犯罪的犯罪主体、诈骗人故意进行诈骗行为、诈骗人侵犯了受害人的财物所有权、诈骗数额在三千元以上,满足该四个条件就构成了诈骗罪。

󦘖

添加微信尽享优惠

15630121999

添加微信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Email:report_xhlks@foxmail.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类栏目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